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过敏性鼻炎防治的真实世界研究已顺利结题验收
2024-08-29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过敏性鼻炎防治的真实世界研究》已顺利结题验收。同时,一篇关于该临床研究文章也已成功在《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上发表,为未来的临床推广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该项目由北京融和医学发展基金会为课题管理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为承担单位、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为协作单位。该项目由北京世纪坛医院王学艳教授牵头,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张俊晶教授团队协作完成了该项目。其于2022年9月启动,次年12月完成,旨在研究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防治,探索脾氨肽口服溶液预防干预、提前给药,是否对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有明确获益,并通过分析其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来探讨相关机制。
本研究于2023年4—5月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牵头,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协助开展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项目的流调人群中,选取392例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按3∶1随机分为脾氨肽治疗组(296例)和对照组(96例),并在2023年6月1日—14日完成入组。治疗组在花粉播散期前4~6周(±7 d)开始应用脾氨肽口服溶液治疗 12周,对照组应用脾氨肽口服溶液模拟剂,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花粉播散期间均按需使用口服抗组胺药物和/或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通过对比两组人群的症状评分、药物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评估疗效,并检测血清中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
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脾氨肽口服溶液治疗12周可显著改善鼻塞、鼻痒、喷嚏、流涕、流泪等症状。脾氨肽治疗组治疗6周抗组胺药物评分低于对照组(H 值=4.232,P<0.05);在脾氨肽口服溶液治疗6周(0.7±1.77 vs. 0.85±1.67, H 值= 10.08,P<0.05)和 12 周(0.81±1.63 vs. 0.94±1.73, H 值=5.196,P<0.05)时,治疗组血清 IL-17A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据了解,对于季节性AR患者,鉴于其严重症状常先于花粉高峰期显现,早期干预治疗已成为提升疾病控制水平的关键策略。作为一款免疫调节剂,脾氨肽口服溶液可以通过调节 Th1/Th2平衡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可以降低血清IgE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调控T细胞亚群表达水平、降低血清 IL‑4、IL‑5分泌水平,在AR复发大鼠模型中还发现脾氨肽口服溶液可以抑制IL‑4分泌,降低 Th2 细胞比例,提高Th1细胞比例,从而调节体内异常的免疫反应,有效预防治疗过敏性鼻炎。
该研究结论也表明,脾氨肽口服溶液早期干预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季节性AR患者的鼻部症状和眼部症状,减少发作期用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相比较单独的常规治疗有更优的患者获益。
更多资讯